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
近年来,陕西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聚力重点产业链的质量提升和能量扩展;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初显。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上获悉,2022年,陕西省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1.64万亿元;今年1月至7月实现产值6708.3亿元,同比增长2.9%。
能源产业是陕西工业的基本盘,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0%。陕西省工信厅厅长陈忠表示,陕西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对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在核心技术、关键工艺、生产设备上实现升级。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建设,聚焦氢能、无人机、医工科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作为科教资源大省,陕西坚持把“两联融合”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近年来,陕西积极统筹各类产业资源和要素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速聚集,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和共性产业技术能力提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精心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中心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等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重点产业链的质、效、能基础得到全面夯实。
最新数据显示,该省24条重点产业链年均产值增长超过20%,千亿级产业链由3条扩张为6条。1月至7月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1.5万辆,同比增长39.5%。同时,太阳能光伏产业继续领跑全国,半导体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航空产业集群化和无人机产业规模跻身全国优势行列。此外,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陕西钛材加工量占全国的65%;原镁产量占全国的60%、全球的5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