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村大众
邹平市九户镇北部,小清河南岸,坐落着一处古老的村庄——刚斧寨村。自村口步行至村委,一道彩绘墙映入眼帘,无声地讲述着村名的由来。
刚斧寨村的彩绘墙。
【资料图】
隋唐时期,朝鲜半岛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高句丽、新罗与我国接壤,屡次与隋唐发生战争。
唐贞观初年,大将军程咬金率军东征讨伐高丽、新罗,一日夜间行军至山东境内,突然发现杂草中有一奇物发光,好似一条巨蟒。早闻此地有巨蟒伤人,程咬金决定为民除害,便高举钢斧向蟒头砍去。只听一声巨响,金星飞溅,震得程咬金虎口开裂,钢斧也脱手而出。
待到天亮,将士拨开杂草寻找死蟒,却发现原来是块宝石,钢斧被碰得缺口卷刃,无法使用。为复原钢斧,程咬金贴出榜文:如有能工巧匠修复钢斧者,赏银五百两。
次日,探马来报,说黄河南岸三十里处,有条漯河(今小清河),河边有一村寨,寨中有一户杨姓人家,三代以打铁为生,手艺甚是高超。若能寻得此人,定能修好钢斧。程咬金闻之大喜,当即亲自带兵直奔铁匠铺。那时,杨铁匠已年逾花甲,为修好钢斧,他特意捎信儿召回在外地的高徒,并把一块珍藏多年的传世钢条用上。小小村寨灯火通明,师徒支炉,昼夜捶打。
杨铁匠在打斧。
经过锻造、捶打、淬火、开刃、打磨一系列工序,钢斧锋利如初,丝毫看不出修补痕迹。程咬金大悦,又加银五百两,共赏银一千两。可杨铁匠却因劳累过度而含笑九泉。
杨铁匠因劳累过度而含笑九泉。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杨铁匠修复钢斧的故事,当地百姓便把此村寨取名为“钢斧寨”。因“钢”与“刚”同音,后来,民国县志误记为“刚斧寨”,人们也习以为常,并沿用至今。
钢斧寨村。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通讯员 李宣霖 孙娟 孙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