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连升四位,全国“十强区”苏州吴江强在哪?

首页 > 焦点 > 正文
2023-08-10 12:16:21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位列全国百强区第八!


(资料图)

在8月8日公布的“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上,苏州市吴江区排名全国第八、江苏第一,全国排名比去年攀升一位。自2021年连升两位进入全国百强区前十以来,吴江在三年时间里全国排名连续攀升四位,稳居全国百强区第一方阵。

这也意味着,在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等方面,吴江继续保持着高质量发展势头。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吴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1.9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06亿元。

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改革释放澎湃动能

2022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三周年。

在这个“家门口最大的历史机遇”上,吴江被赋予了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战略定位,作为“先手棋”和“突破口”,扛起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前沿的历史使命。

7月31日,沪苏湖铁路盛泽站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王子缘摄)

一体化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成果获国家发改委“成绩斐然、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高度肯定。以“轨道上的长三角”为例,2022年,沪苏湖高铁全面进入架梁建设阶段,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苏州南站枢纽及集疏运系统、盛泽站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吴江还聚焦“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深化一体化制度创新,推动“跨界联合河长制”在多地实施和复制推广。

吴江率先探索的“工业生态‘数字管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中国改革2021年度县级特别案例”,“商事制度改革”等5项工作获省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激励表彰。开展“长三角示范区(吴江片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用地规模周转池”试点也获得各方好评。

深化“放管服”改革之后,在吴江开办企业半天办结比例达88%。吴江还在全省率先构建区镇村三级“刷脸可办”服务体系,全年近1/3的新拿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优越的营商环境让吴江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2022年,吴江新增市场主体2.98万家,累计达26万家。

聚焦示范区“五大经济”,吴江坚持以项目化推动一体化,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加快推进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与上港集团合作建设现代供应链产业园,一体构筑以公路、铁路、港口为支撑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此外,吴江紧扣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战略机遇构建崭新布局,以“新中心、新产业、新江南”为定位,全力将太湖新城建设成具有苏州标识性的城市高端功能区和新时代典范城区。

聚焦实体经济,催生第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吴江靠实体经济起家,也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吴江106家新材料企业合计实现工业产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4.4%。经过多年努力,吴江诞生了继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之后的第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实体经济实力再次跃升。

澳盛科技车间。(资料图)

在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过程中,类似澳盛科技、凯伦股份这样的“隐形冠军”悄然问世。以澳盛科技为例,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有独特优势,还在轨交、装备等领域开展了前瞻性研究,实力不容小觑,发展后劲十足。

吴江的最大优势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来自民营经济。2022年,吴江作为全省民营经济“领头羊”的优势再次得到巩固。恒力、盛虹再度上榜“世界500强”,亨通等4家企业上榜“中国500强”,通鼎等6家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在不久前公布的2023《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盛虹较上一年度跃升了19位,以年度营业额612.51亿美元排名第222位。

2022年,位于盛泽镇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投用,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成为全市第二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迈为股份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是吴江第1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数量列全国区县首位。

数字经济是新赛道,推动数实融合是制造业升级必由之路。2022年,吴江全力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长三角示范区(吴江)算力调度中心项目落地,“智改数转”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19家,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入选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品质生活高地

市民在万公堤景区游玩。(全成摄)

到东太湖生态园走走,去万公堤景区逛逛,在阅湖台边上欣赏美丽夜景……如今,生活在吴江,就好像生活在一个花园城市里。“乐居在吴江”,不仅是一句漂亮的广告语,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吴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拓展公共服务,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百姓。2022年,吴江民生支出2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82%。

最能体现获得感的是老百姓的收入。统计显示,2022年吴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95万元、4.34万元,增长3.6%、5.7%,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还发放困难人员救助金、物价上涨动态补贴超1亿元。

教育和医疗是民生热点,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2022年,吴江完成新建学校8所、改扩建4所,新增学位7000个,进一步满足了吴江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正式开学,333位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入住。此外,汾湖高级中学晋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吴江还推进区中医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并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超96%,同时实现赴上海就医医保免备案不降比例直接结算。

在2022年群众安全感测评中,吴江列全省县(市、区)首位,成绩来之不易。吴江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域一体化行政执法协同机制,还获评全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暨指挥中心建设先进单位。去年,吴江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和“百日攻坚”行动,累计排查企业、重点场所24.6万家次,整治风险隐患1.48万个,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3.8%和80.8%。

标签:

THE END

相关热点

6月20日,资本邦了解到,一改上周的强势走势,今日,新东方在线(01797 HK)及新东方(09901 HK)H股股价均下跌。截至港股收盘,新东方在线跌32
2022-06-20 17:29:10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