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花开叶挽
小时候,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要懂事,要听话。”
到了一定年龄,才会发现,人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人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感动。
(相关资料图)
所以,在父母的眼里,我们都是孩子;在父母的心里,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你可以在父母面前做真实的自己,但你不能把你的想法、情绪都强加给他们。
因为他们会心疼你,而不是去控制你。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不听话,甚至是调皮捣蛋,让父母头疼不已。
然而,有些父母会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有些父母则认为这是孩子“懂事”的表现。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话,有的孩子叛逆?其实,听话和叛逆的背后是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同伤害。
从小被父母打骂过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会变得听话、懂事、讨好别人;要么会变得叛逆、暴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从小被父母忽视过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得敏感、自卑。他们内心有个洞,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嘻嘻哈哈,而在他们自己看来却是深深的痛。
被爱包围过的人,内心是温暖的;被忽视过的人,内心是孤独的。
童年生活得不到父母爱的人,长大后会表现得特别叛逆;童年生活得不到父母爱的人,长大后会表现得特别乖巧。
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是会在我们成年后,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小时候,我们总是渴望着长大。长大后,却发现,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
如果你有一个强势的父母,那么你可能会在关系中变得被动,而你的生活也会变得压抑。
当你没有力量时,就很难摆脱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影响。
我们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但当你真正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发现,长大是一个多么残酷的词。
我们很难改变过去的一切,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和未来。
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自己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和痛苦,并且能理解和包容孩子,那么孩子才能在心理上和父母达成和解。
当你理解了自己,也就会理解他人;当你懂得了宽容,也就会善待他人。
小时候,我们听父母的话,是因为他们是长辈;长大后,我们听自己的话,是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也许你觉得父母做得不对,但当你过了那个叛逆期之后,你就会明白,他们就是为你好。他们不是想让你少走弯路,而是想让你过得更好。
当我们越长大,经历的越多,见过的世面越多,就会发现: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那些为了父母、子女牺牲了自己的梦想、事业、幸福、快乐、甚至生命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佩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永远是最重要的。当孩子长大之后,父母老了之后,如果孩子能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听父母的话不等于顺从。懂得孝顺父母的人会把对自己有利、有利自己和父母关系的事情做好;不懂孝顺父母的人只会把自己认为对他人有利、对自己有益和他人关系的事情做好。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往往会伴随其一生。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学习模仿,最终变成了那个自己最讨厌的人。
作家苏岑说:“一个女人成熟的标志,是懂得不为别人而活。”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给他留有充分的个人空间和时间。
如果你总是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那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
就像作家贾平凹说的那样:“我只想做一个父亲,不想做什么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作家……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
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你最好不要生孩子,因为当孩子出生后,你所有的时间都会被孩子占据。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你很难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而那些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往往也会忽略了自己家庭的需要。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他们做了错事,我们会很容易去原谅他们,甚至觉得他们做得对。但是,如果我们已经长大了,却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当你内心充满恨的时候,你的整个能量场都会变得很低。在工作中、生活中,也会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困难。因为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怨恨上了,所以做什么事都觉得很难。
一个人内在的能量场足够强大的时候,他的所做所为都会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来吸引和他同频共振、互相吸引的人和事。
所以说,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的父母、孩子、亲人、朋友时,我们就能放下执念,放下怨恨、不满和愤怒。
放下执念后,才能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后,才能与这个世界和解。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不是伤害,而是对我们的一种滋养。你的人生是自己的,不要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委屈自己。别去理会那些伤害你的人,要知道,他们不配做你的父母。不要让原生家庭,影响你的后半生,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
原生家庭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去面对它。人生没有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过得幸福。生活里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不要把所有的怨气都发在家人身上,也不要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孩子身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相互的。所以,当我们感受到来自父母对我们的爱时,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给予。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觉得好与坏都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就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活出自己想要活出的样子!
作家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如果你的内心有很多怨恨、委屈和愤怒,请你先允许自己,用一颗安静的心去疗愈过去的伤痛,慢慢地修复自己。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和谁一起生活。
你要知道,原生家庭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片段,而不是你的全部。不要因为原生家庭而让自己变得抑郁、自卑。
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受过怎样的伤害,都请不要放弃自己。
如果不能改变过去,那就好好经营现在;如果不能改变别人,那就好好改变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