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财咨询官方号
近期,湖北随州税务局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明确提到对 在工资薪金上做手脚,偷逃所得税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资料图)
据悉,税局组织开展了 “企税+个税工资薪金差异”风险对比行动 ,查找“两税”差距原因,并利用这一关联性对企业的“两税”实行联动监管。
那么,“两税”联合监管查什么?怎么查?企业又该注意哪些风险预警呢?
据随州税务局消息,这项新稽查手段得益于2019年的税务大数据对比。
对比发现,部分企业的 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金额和个税申报的工资薪金有很大差距。
税局以此为突破点, 组织开展“两税工资薪金差异风险比对活动” ,查找两者差距原因,并利用这一内在联系, 对企业的“两税”工资薪金实行联动管理。
调查发现, 滥用往来账科目 是“两税”工资薪金金额相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往来账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共6个往来科目。 由于不直接涉及损益核算,一些企业滥用往来账,在工资薪金上做手脚,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1、将未兑现的奖金转入往来账,提前税前扣除。
某银行为激励管理层,新增奖励项目“合规性工资”,在业绩考核周期内先计提,待达到经营目标后再发放。
这部分工资薪金 已计提但未实际支付 ,并进行了税前扣除, 而个税按实际支付的金额扣缴税款 ,导致“两税”工资薪金差异。
这是违规操作,最终该银行调增并补缴企业所得税655万元。
2、将股东向企业的借款长期挂往来账上,代替股息红利。
2021年,某生猪养殖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工资薪金金额为2330.61万元,但扣缴申报的个人收入仅为476.37万元。
进一步比对发现,企业工资薪金发放明细表内,无身为高管股东的工资发放记录。查看“其他应收款”科目发现, 股东从企业借用了大量资金长期未归还,这些借款就是发放给股东的股息红利。
最终该企业依法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补扣个人所得税77.75万元。
3、以母公司股权激励子公司高管,虚增成本费用。
2021年,某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工资薪金金额为5464.16万元,但扣缴申报的个人收入金额仅为3071.35万元。
核实发现,该企业通过“工资薪金支出—股权激励”项目, 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了以母公司股权激励本单位高管的费用。
但税法规定,母子公司作为两个法人主体,本公司的股权只能激励本公司高管,激励子公司高管无法税前扣除。最终,该企业更正申报并补缴税款130余万元。
随州税务局还提到,之后将 设计企税与个税“工资薪金差异预警指标” ,根据不同行业调整差异阈值,将“两税”差异 大于一定标准的企业列入高风险名单 ,重点分析。
长财咨询提醒: 工资薪金能在企业所得税中税前扣除,难免有心人动了歪念。随着稽查人员的风险监测手法的多样化,越多的涉税灰色操作会被逐一曝光。以数治税环境下,企业税务合规势在必行。
1、使用私卡、现金发放工资
不使用公司公账,而通过个人账户、微信、支付宝、大量现金形式发工资, 却没有如实记账报税,未代扣代缴员工个税 ,导致少缴、不缴税款,这是违反税法规定的。
两税联合监管后,税务机关对工资薪金进行比对分析,再联合其他部门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使用私卡、现金发放工资很容易引发税务稽查。
比如银税联网,如果银行检测到发生了 大额支付交易或可疑支付交易 ,通过相关系统与支付交易检测系统连接,再进行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如有可疑风险,可能会展开联动核查。
2、人员信息不真实
部分企业通过 隐藏员工人数、虚列人员 等手段,骗取税收优惠,少缴或不缴税款。比如:
个税申报人数和缴纳社保的人数差异较大;
隐藏人数,从而达到小微企业标准来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虚列人数分解高工资(比如企业高管),达到少缴个税目的;
未将聘用的退休人员、临时用工纳入公司员工范畴;
工资发放记账凭证仅为银行代发工资的支付证明,没有人员明细;
未及时删除离职人员信息,已离职员工仍申报个税。
实行新个税汇算清缴以后,一人一税号 ,企业再想虚列人员,冒用他人信息虚列工资,可要小心了!
3、要求员工找票冲抵工资
比如采用“底薪+提成”薪金结构,每月给员工低底薪,提成让员工找发票报销的方式进行领取,公司仅就其低底薪部分缴税。
长期以来,公司账上 工资费用极低,而某些费用极高,企业费用异常 ,那时不想引起税务局的注意都难。
4、大量员工零申报
大量员工长期工资在3500元或5000元,只有基本减除费用,而无其他扣除项目。 员工个税零申报,有偷逃税嫌疑 ,很容易被税务机关列为风险疑点数据。
比如公司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良好,工资表长期只申报老板一个人或者只给一两个员工申报个税。
5、故意将工资拆分成基本工资和补贴
比如 以误餐费补助、差旅费津贴等名义发放工资 ,未列入工资申报个税。实际上,不属于误餐费补助、差旅费津贴的,最终应该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报税。
6、未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比如部分员工虽然发放工资,但是无正当理由未代扣代缴个税; 年终向自然人股东分红 ,但未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老板股东公私不分 ,随意从公司支取与经营无关的个人消费费用,未视同分红,依法代扣代缴个税等。
END
企业各种财税问题的背后,是老板对财税风险意识的缺失。没有对企业和自身财富风险进行合规管理,很容易造成财务、税务风险。
一个优秀的老板一定是半个财务专家!
2月25日-27日
长财咨询 《财务通》广州站 火爆开场
构建老板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掌握企业财务管控逻辑
降本增效、利润倍增、风险可控
实现老板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